找到相关内容155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文化与现代世界

    一个时代更替,固有人生寄托失落,而商品经济狂潮的冲击,又使知识怀疑,精神空虚,一再向外驰求,缺乏生命反省等等,社会、精神现象亟需一个供人精神反省和心灵关怀的新型价值信仰体系。传统儒学的德性知见,似难独当...。即使是寺庙中善男信女群集礼拜烧香,也大都是个人求福之事,反映出神秘崇拜特征。林林总总,正可反映现代人心量的狭小及精神空虚而表示出的偏向。佛教文化的真实内容,实际是生命本真的启迪和觉悟,是对生活中虚幻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42144577.html
  • 乐在当下

    、健康的元素,以及滋养我们内心的欢乐、安祥、爱舆智慧的种子来帮助我们转变并治愈我们心中的不良因素。 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,科学技术日新月异。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,而精神上却越来越空虚。 一颗支离破碎的心灵...舒畅的感觉。正所谓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  只有真正能够活在当下的人,快乐时常与他相伴,空虚与他无缘,烦恼离他而去。就如同天上的云彩,感觉来来去去。坐在这裹,不想过去,也不想未来,并且知道自己在坐着。这...

    明 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0248304.html
  • 归依中华祖师禅

      归依中华祖师禅  尽管人类的视野与生活领域,正随着科技的起飞,朝向浩瀚星海扩张、探索,然而人类的心灵,并没有成正比例地开展、上升,却已形闭塞、萎缩;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,是一个“知识爆炸”的时代,然而却有不少的知识分子在高喊:“我们是迷失的一代!”“这是个彷徨的时代!”;也尽管“利用厚生”成就空前,物质文明前所未有,但富足的生活享受,毕竟填补不了心灵的空虚。  如何才能满足人类心灵的空虚和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4373459.html
  •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

    有一个中年人,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,但是却觉得生命空虚,感到彷徨而无奈,而且这种情况日渐严重,到后来不得不去看医生。 医生听完了他的陈述,说:“我开几个处方给你试试!”于是开了四贴药放...沙滩,写下“烦恼”两个字,一波海浪产即淹没了他的“烦恼”,洗得沙上一片平坦。 当这个中年人回家的路上,再度恢复了生命的活力,他的空虚与彷徨也就治愈了。 这个故事是有一次深研禅学的郑石岩先生谈起关于高登(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465778517.html
  • 不可忽视的危机

    的党员干部却成了人民头上的甩不掉的恶魔。何以让这些父母官成为恶魔的呢?这固然有政策、制度、人的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,但教育和监管的有名无实,导致领导干部的“精神空虚”或许是一个重要的原因。   在计划...不信宗教,说宗教是愚弄人的。他们信什么呢?权钱二字。因此,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迎来送往、赌吃嫖玩、投机钻营和贪污受贿上。   信念的迷失,头脑的空乏,灵魂的空虚,知识的匮乏,道德的缺失,在钱和权的...

    无忧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5681625.html
  • “四大皆空”的“四大”究竟是指什么?

     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增补本的《现代汉语词典》说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,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;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的《汉语成语大词典》认为四大皆空是指宇宙间的一切,包括人身在内都是虚幻的;商务印书馆1992年1月版《成语俗语词典》谓其世间万事皆虚,并不存在。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的《汉语成语分类词典》解释为佛教用语,泛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,是虚无主义的反映。   其实,人们...

    张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341781755.html
  • 智渝法师开示:清净心与广学多闻

    清净心。名,不过是空虚头衔;利,好比是过手火炭。如果人虽处世间,不染于名利,就可以无大过了。虽处世间不染名利,是圣人。佛门当中,说他是“出淤泥而不染”。   清净心就是大悲...十六观经就是缘观(因缘观),里面有持名一项。持名念佛,开始是缘观,最后是直观心性。   所以,大家不要生名利心,要知道,名,不过是空虚的头衔;利,好比是过手的火炭。释迦牟尼佛称它为毒蛇,世人不信,...

    智渝法师

    烦恼|清净心|念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21485494994.html
  • 论三世因果的殊胜

    主要是人类丧失了人生的意义,否定了自己的价值;大家都在空虚的、幻灭的心情中生活。这才不是腐化,便是恶化;不是沉醉在金粉的爱欲里,便是疯狂在虐杀的仇恨里。物欲的贪爱,人情的嫉恨,把我们这个世界,带向阴森森...没有。人生在这个宇宙里,不过如此;但认现在,否认生前,抹煞死后。一死就完结的人生观,再也无从安身立命,陷入了极端空虚,无限的怅惘。人生碌碌,到底所为何事?为自己,自己不过如此;死了完了,有何意义?为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4148257.html
  • 正思与正念

    散乱、无聊、空虚等。  辨别那些痛苦、干扰是必要,那些是不必要,是“正思”的工作重点之一。生理上紧张气浮不必要,动作上急躁慌张不必要,行为上手足无措不必要,呼吸粗浅不均匀不必要;情绪起伏太大不必要,有...念头就起“生气之心生”;空虚无聊时,念头就起“空虚无聊之心生”。  第四是观法,每当觉察到自己有一丝丝冲动、不安、恐惧时,念头就起“一丝丝冲动、不安、恐惧生”;觉察到自己“要这样、不要那样”时,念头就起...

    张大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63552820.html
  • 佛教与科学——地球环境的危机

    空虚零散可称为诸行无常。我们生活的这个宇宙不仅是诸法无我,诸行无常,而且是个重重无尽,实现法界缘起的趋势。  像这种既是无我又是无常而互相依赖的世界菩萨比喻成一把芦苇。“就像3根芦苇想在土地上站稳...但是大多数人类只是为了贪欲的目的而在精进。自然任何时候都是其本身,而人类每天都在说要发展它。精进不是发展而是持续。所以与自然维持平等和谐的缘起关系对自然才是精进波罗蜜。  与自然疏远后,才醒悟只为空虚...

    林影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40270596.html